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名称】足太阳膀胱经

【当令时辰】申时15-17时

【国际编码】Bladder

┄┄  经脉循行  ┄┄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络脑,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络肾,属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经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部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臀部,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与腰部支脉在腘窝相合,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交足少阴肾经。


【附】《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  主要病候  ┄┄

脏腑病证: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等;经脉病证:目痛,鼻塞多涕,头痛以及项、背、腰、股、臀部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  主治要点  ┄┄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头面部、颈部穴位以近治作用为主。睛明、攒竹以治疗目疾为主;眉冲、曲差、五处、络却治疗头痛、目眩。背俞穴分别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膈俞治疗血证。足太阳膀胱经第2 侧线上的穴位治疗作用与第1 测线上的穴位相近。其中膏肓主治肺虚证和虚劳证,志室主治肾精不足之证,秩边主治腰骶痛。臀、股部穴位以近治作用为主;膝部以下穴位以远治作用为主,其中委中主治腰背疼痛,承山、承筋主治痔疾,昆仑主治后头痛,申脉主治癫狂,至阴主治胎位不正。

┄┄  循  行  图  ┄┄

┄┄  总    图  ┄┄

  • 首页

  • 在线客服

  • 分类

  • 购物车

  • 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