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隋唐时期,以有生为空幻,认为人即使能长生也不免一死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主张涅磐清寂,超脱生死轮回,其思想主流根本不重养生。但由于佛教特别重视精神修炼,其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中客观上对修行的人们又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也许正因为此,有人干脆将佛教中有利于养生的部分称之为佛教的养生之道。
秦汉至隋唐时期,以有生为空幻,认为人即使能长生也不免一死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主张涅磐清寂,超脱生死轮回,其思想主流根本不重养生。但由于佛教特别重视精神修炼,其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中客观上对修行的人们又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也许正因为此,有人干脆将佛教中有利于养生的部分称之为佛教的养生之道。如晋人郄超认为:“五戒:一者不杀,不得教人杀,常当坚持,尽形寿;二者不盗,不得教人盗,常当坚持,尽形寿;三者不淫,不得教人淫,常当坚持,尽形寿;四者不欺,不得教人欺,常当坚持,尽形寿;五者不饮酒,不得以酒为惠施,常当坚持,尽形寿。若以酒为药,当推其轻重,要于不可致醉。醉有三十六失,经教以为深。戒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已行五戒,便修岁。”
经过长期的发展,佛教这种外来宗教逐渐中国化,并产生了禅宗这一中国特点的佛教。禅宗“是在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熏陶、影响下,接受佛教解脱思想的启发,吸取佛教外壳,打着佛教旗号而创立的宗派”,它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其思想在《坛经》中有比较全面的体现。
1、基本教义与养生
“人性本清净”和“定慧一体”是禅宗的两个基本教义,这两个基本教义中蕴含有一定的养生思想。
(1)人性本清净
“我心自是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对禅宗而言,佛在自己心中。佛本身是清净的,那么人性、人心也应是清净的。
但现实生活中,人由于诱惑,产生了种种妄想,使本来清净的人性沾染上了“尘埃”。修佛的目的就是去掉心中的妄想,从而净心而能自悟本心。这与道家“致虚极,守静笃”和儒家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作用。
(2)定慧一体
“定”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在中国它常常与“禅”连称为“禅定”。“慧”指由“定”而产生的智慧。在早期佛家时期,“定”、“慧”是分开讲的,发展至南禅时,禅宗讲“定”、“慧”结合在一起并称提出了“定慧一体,不是二”的主张。
如何才能做到“定慧一体”呢,慧能认为应“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实际上是一种净心的方法,与庄子“心斋”有类似的养生功效。
2、修行法与养生
从“人性本清净”和“定慧一体”出发,《坛经》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清心、净心的修行方法。
(1)“三归依戒”与养生
佛教发展禅宗时期,《坛经》对佛门三宝——佛、法、僧进行了新的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对觉、正、净等禅宗“自身三宝”的“三归依”就是要求学佛者清心寡欲,净心养性,“内调心性,外敬他人”[77]。这客观上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
(2)“祖师禅”与养生
佛教虽有不同观点流派,但都主张要学佛要经过“禅定”这一阶段。就禅宗而言,《坛经》反对“住心观静,长坐不卧”式的坐禅而提出了自己的禅定方法:“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惠能的这一禅法与其他的禅法不同,他的弟子称其为“祖师禅”。“祖师禅”是一种直指人心的清心净心之法,与道儒两家所主张的清静养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3)“奉行十善”与养生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能为十?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三者:贪、嗔、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十恶若止,名十善行耳。”早期佛教将十善与修行联系起来,为成佛做准备。《坛经》将“奉行十善”与明心见性直接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修善心去恶心的重要途径。这又与儒道两家的修德养生法类似,同样对人身心的完善、对人的长寿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佛教的戒肉食素、寺庙音乐以及茶文化等均有利于养生。作为佛教的一种,禅宗大谈“养心之道”,且颇多新论。禅宗这种缜密、深刻的对“养心之道”的论述一方面对儒家新理学、全真教的产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其本身所蕴含的养生思想,对后来道家、儒家、中医、武术养生等提供了思想元素。